台大醫網 NO.209
擁有健康知識 豐富彩色人生
中華民國 89 年 9 月創刊 中華民國 112 年 4 月 APR. 2023 vol. 209
HEALTH NETWORK
T
a i
w
a l
a
n
n
t i o
U
N
a
n
i v
e r
s i
t y
H
l
t a
o s
p i
209
臺大醫院完成高難度 活體肺葉移植 用愛重啟病童生命之光記者會
發燒話題 長者防跌 當個不倒翁
專題報導 工作會傷「心」:淺談職場社會心理 危害與職業促發腦心血管疾病 空污好嚴重怎麼辦?認識空污肺病 威爾森氏症的藥物治療
NTUH 兒童專欄 青少年視力保健-高度近視 防治抓狂孩子 父母不抓狂
醫療團隊
臺大醫院完成高難度活體肺葉移植 用愛重啟病童生命之光記者會
◆ 公共事務室
臺大醫院於 2022 年 10 月 27 日為 一位因呼吸衰竭且依賴葉克膜維生長達 四個月的 11 歲女童,成功執行臺灣罕 見高難度的「活體肺葉移植手術」,兩位 健康器官捐贈者分別為女童的父母親。 術後女童的父親已順利返回職場工作, 女童的母親也已恢復正常作息,專心陪 伴女童的術後復健。此項創新醫療技 術,不僅為臺灣的器官移植寫下新的里 程碑,也為急待捐贈器官拯救性命的國 人,開啟另一種治療的選擇。 器官移植手術的器官捐贈來源 可分為以下兩種方式:大愛器官捐贈 ( deceased donor ,如腦死器官捐 贈及心死後器官捐贈),與活體器官捐 贈( living donor ,如親屬間的活體器
官捐贈)。在臺灣由於器官來源不足, 多年來肝臟與腎臟這兩類型的器官移植 手術,使用親屬捐贈的活體器官來進行 的手術案例,早已多過使用大愛捐贈器 官。臺灣的肺臟移植長期以來皆使用大 愛捐贈器官來執行器官移植,臺大醫院 在 2005 年 7 月獲得當時行政院衛生署 (現為衛生福利部)核可准予執行「人體 之活體肺葉移植」新醫療技術,這次成 功完成臺灣罕見高難度的「活體肺葉移 植手術」,病童及捐贈家屬都順利回復正 常生活。 團隊合作一直是臺大醫院的職場 文化,本次「活體肺葉移植手術」在外 科部、麻醉部、小兒部、護理部以及復 健部通力合作之下順利完成,本院身為
1
國家級教學醫院,肩負守護臺灣病人健 康之任務,也將秉持生命無價,健康至 上價值持續為器官移植的病患努力,本 次移植手術的女童,在臺大醫院的協助
下,開啟了她的生命之光,也期待這次 罕見的案例能給有同樣需求的病友及家 屬帶來一絲希望。
臺大醫院完成高難度活體肺葉移植 用愛重啟病童生命之光記者會合照
2
vol.209 . 2023 . 4 月
台大醫網 HEALTH NETWORK 擁有健康知識 豐富彩色人生 N ational T aiwan U niversity H ospital
中華民國 89 年 9 月創刊 中華民國 112 年 4 月 APR. 2023 vol. 209
臺大醫院完成高難度活體肺葉移植 用愛重啟病童生命之光記者會 公共事務室
01
醫療團隊
05
環境與健康 陳沛裕 醫師
編者的話
發 行 人: 吳明賢
召 集 人: 賴逸儒
總 編 輯: 楊志偉 執行編輯:陳沛裕 編輯顧問: 李美美、蕭輔仁、盤松青、
洪俊銘、童寶玲、詹智傑、 王振穎、詹其峰、吳嘉峯、 邵幼雲、陳沛裕、蔡紫薰、 董聖雍、黃俊達
06 07
精神醫學部-黃薇嘉醫師 臨床心理中心-鄭安安心理師
醫事人員 介紹
編輯企劃: 網頁工作小組
健康教育中心 蕭靜如 攝 影: 喬士明、林依伶、洪敏倫、 胡淑慎 出 版 者: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 附設醫院 地 址: 臺北市常德街 1 號 健康教育中心 電 話: ( 02 ) 2356-2114 傳 真: ( 02 ) 2321-8403 網 址: https://www.ntuh.gov.tw (衛教天地) 設計印刷: 加斌有限公司
08
長者防跌 當個不倒翁 詹鼎正 主任 黃崇惠 專員
發燒話題
10
工作會傷 「 心 」: 淺談職場社會心理 危害與職業促發腦心血管疾病 陳宗延 醫師 空污好嚴重怎麼辦 ? 認識空污肺病 陳啟信 醫師
專題報導
13
電 話: ( 02 ) 2325-5500 傳 真: ( 02 ) 2706-7272
16
威爾森氏症的藥物治療 吳盈欣 藥師
本印刷品使用環保油墨印製 , 採用符合 FSC 環保紙印製 。
20
青少年視力保健-高度近視防治 傅預登 醫師
兒童專欄
23
抓狂孩子 父母不抓狂 張鎔麒 醫師
26
面對自主神經異常反射的處理 林瑛釗 護理長
28
讀者 Q&A 健康教育中心
保健園地
29
常見用藥 Q&A 陳品皓 藥師
31
【 金山快訊 】 從金山分院到北海岸社區的營養師視角 林杏姿 營養師
台大花絮
健康營養 補給站
33
口腔術後飲食原則 許芝譯 營養師
編者的話
我們並不是生活在一切條件可控 的溫室當中,我們的身體無時無刻與外 在的環境發生互動,包括物理性、化學 性、生物性、人因性的因素,甚至社會 心理層面,都會對我們的健康造成不同 程度的影響。對這些環境因子的瞭解可 以幫助我們預防和管理它們造成的傷害 和疾病。 本期的專題報導收錄了由我們環境 及職業醫學部陳啟信醫師的「空污好嚴 重怎麼辦?認識空污肺病」以及陳宗延 醫師的「工作會傷『心』:淺談職場社會 心理危害與職業促發腦心血管疾病」,經 由他們的介紹與說明,我們可以知道應 該以甚麼樣的觀點與做法來應對空氣汙 染與職場壓力的問題。發燒話題「長者 防跌 當個不倒翁」請到老年醫學部詹 鼎正主任來告訴我們長者跌倒會造成甚 麼樣的嚴重傷害、發生的危險因子、以 及如何去預防與處置,在我們邁入超高 齡社會之際,打造一個降低長者跌倒風 險的環境並控制好其他危險因子,是確 保我們長者健康生活的基礎。 在兒童專欄中,「青少年視力保健- 高度近視防治」介紹了如何保護青少年 的視力,有些建議看似老生常談,其實 環境 與 健康
◆ 骨科部醫師 陳沛裕
也代表著經歷時間淬煉的價值。此外文 中針對近年新興的治療和觀念也有詳細 的說明與解析。「抓狂孩子 父母不抓 狂」告訴我們如何認識與應對孩子的情 緒失控。文中提供給家長實用的資訊, 從照顧好自己開始,用正向的互動,幫 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陪伴孩子一步 步向前。 肩負醫學中心的角色與大學醫院的 責任,臺大醫院的醫療團隊多年來持續 為醫療的技術與觀念做出重要的貢獻。 本期的醫療團隊「臺大醫院完成高難度 活體肺葉移植 用愛重啟病童生命之光 記者會」報導了本院團隊在器官捐贈來 源困窘的環境下,秉持生命無價,健康 至上的價值,持續為器官移植的病患努 力,讓父母無私的愛與病童勇敢的心都 得到最好的回報。「從金山分院到北海 岸社區的營養師視角」也透過故事的分 享,讓大家瞭解營養師和社工師在醫療 團隊中的貢獻和角色。 進入到後疫情時代,我們的生活、 工作、經濟各方面可能都發生了不小的 變化。健康的身體是最大的本錢,讓我 們都能在這變動的環境中能照顧好自己 與家人的健康。
5
醫事人員 介紹
醫事人員 黃薇嘉 醫師
介 紹
現職 臺大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 專長 憂鬱、焦慮疾患、心身症、照會聯商精神醫學 學歷 ●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醫學系醫學士 經歷 ● 臺大醫院精神醫學部老年精神醫學研究員
門診時間
● 臺大醫院精神醫學部總醫師
● 臺大醫院精神醫學部住院醫師
黃醫師貼心小叮嚀 憂鬱及焦慮疾患為現代社會常見的文明病之一,若出現較為長期、影響生活的憂 鬱焦慮情緒,除了尋找合適的壓力因應方式外,也可以適時尋求醫療協助,透過精神 科醫師的評估後合併藥物與非藥物治療,可避免情緒症狀進一步惡化或造成更大的生 活負擔。
6
vol.209 . 2023 . 4 月
醫事人員 介紹
醫事人員 鄭安安 臨床心理師
介 紹
現職 臺大醫院臨床心理中心臨床心理師 專長
嬰幼兒心智發展評估及促進、兒童青少年發展、學習、 情緒、行為之衡鑑與治療、親子關係及親職教養諮詢
門診時間
學歷 ● 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系研究所碩士
● 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學士
經歷 ● 臺大醫院臨床心理中心臨床心理師
鄭臨床心理師貼心小叮嚀 孩子先天氣質與照顧者的互動回應,形成了親子依附關係,安全信任的依附關係 提供孩子充足的安全感,能夠有自信及勇氣去探索環境。家長除了在生活中提供敏感 且穩定一致的照顧,也需要適時放手,讓孩子向外探索。每一次分離及放手,都是累 積愛與信任的機會,經過一次又一次的練習,陪伴孩子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7
發燒話題
長者 防跌 當個不倒翁
◆ 口述/資料提供:老年醫學部主任 詹鼎正 ◆ 採訪/撰稿:公共事務室專員 黃崇惠
影響跌倒的外在因素中最重要的就 是藥物,尤其是安眠藥,研究顯示有服用 安眠藥習慣的人跌倒機率較沒服用安眠藥 者增加 30 多倍,所以建議老人家儘量不 要以服用安眠藥來改善睡眠品質。此外, 像是抗憂鬱、抗焦慮、抗癲癇等治療精神 或神經症狀的藥物,都會造成跌倒的機率 增加;其他如降血壓藥,一旦血壓控制太 嚴格,有時會造成病人姿勢性低血壓,容 易產生跌倒風險。所以要確認病人跌倒原 因時,首先要詢問的問題就是病人吃了什 麼藥物。除此之外,外在因素還包括環境 因素,例如:地板濕滑,尤其在浴室或廚 房、或是雜物堆放地上、雜線太多、走道 燈光太昏暗等等,這些危險環境都容易造 成老人家不小心跌倒。 再來談談,跌倒之後造成的傷害有 哪些呢?從統計數字來看,全球每 30 秒 就有一人因跌倒而死亡,顯示跌倒所造
常聽人說「年紀大的老人家最怕摔, 一摔以後問題就一大堆」。根據國外統計 數據顯示,平均一年約有 1/3 的老人家 會發生跌倒事件,在臺灣的發生率則約 有 1/5 ;如果是在長照機構、護理之家發 生率更高,約有一半以上的失能長者每年 會跌倒至少一次,一般來說,女性長者跌 倒機率又比男性長者高。可見在日常生活 中,跌倒已儼然成為威脅老人健康安全的 隱形殺手。 為什麼老人家容易跌倒呢?通常可 分為「內在因素」與「外在因素」二大類。 內在因素指的是病人自己原因所造成的, 例如老人家視力不好,看不清楚前方就容 易跌倒;或是曾經中風過的長者手腳不靈 活;還有像是患有糖尿病的長者容易有神 經方面病變;或患帕金森氏症的老人家平 衡感不佳等,這些因自身疾病所造成的危 險因子,就是跌倒的內在因素。
8
vol.209 . 2023 . 4 月
發燒話題
成的死亡人數很驚人。大致來看,每 100 人跌倒後有 50 人沒事, 10 人有輕微傷 害,大約 5-10% 會有嚴重傷害,例如骨 折、腦出血,甚至死亡。像我認識的一位 80 多歲長者,原本是很健康的老人家, 只是在家裡換燈泡,不小心就摔下來,造 成腦出血,住院好幾個月。也因此,建議 家中長者應保守一點,保護好自己,不要 勉強去做危險的事。 一旦長者不小心跌倒,首先要檢查 是否有受傷,倘若有受傷,第一件事就 是送急診,而不是送門診。因為急診除 了可幫病人緊急處理傷口外,也會評估 是否需安排進一步的檢查,尤其有撞到 頭部時,撞到當下也許無外傷出血,但 若有腦內出血是會慢慢滲出的,就是硬 腦膜下腔血腫( Subdural hematoma , SDH ),往往病人經過了一兩個月後,再 照電腦斷層時才發現腦內已有一大片血 塊,甚至已經部分吸收了。為了避免延 誤就醫時機,老人家一旦跌倒,若發現 開始有神經學症狀,例如:手或腳出現 沒力、開始走路不穩、或者覺得頭痛得 厲害,都是危險的警訊,請儘速就醫, 而且是要「趕快送急診」,由專業醫師評 估診治,而不是「慢慢看門診」。 最後,我們來談談如何預防長者跌 倒,要預防跌倒首先要先釐清發生跌倒的 原因,從源頭去預防。像是病人是先跌倒 再昏倒?或是先昏倒再跌倒?這時除了問 病人本人外,也要問問在現場的其他目擊 者釐清原因。再來,也要詢問病人本身疾 病史,看看是否患有易引起昏倒跌倒的疾 病,例如血紅素不夠?血壓偏低?從病症 上去治療預防。還有,老人家也常會抱 怨,我就是站不穩、腳無力啊,這時就需
要做平衡與肌力訓練,這時可尋求復健科 醫師診斷,並透過物理治療師及職能治療 師的專業指導,來增進自己的平衡感與肌 耐力。若老人家是因為有白內障等眼疾, 造成視力變差而跌倒的話,當然是儘速接 受眼疾方面治療。平時如果有骨鬆問題, 就要考慮骨鬆藥物治療增加攝取鈣及維生 素 D ,或到戶外曬太陽,以增進骨力。至 於,外在因素方面,則要檢視病人服用的 藥物,評估是否有造成易跌倒的藥物。此 外,也要檢視家中環境是否有不安全的危 險因子:例如地上雜物、雜線多、或自身 的鞋子、地面無止滑、或相反的摩擦係數 過大,太滑或太粗糙都容易造成老人家跌 倒。環境中增設扶手及無障礙設施,都是 預防老人跌倒好方法。 其實不只是長者,只要家中有虛 弱、行動不便的家人,都應該一起來試 試上述這些預防跌倒的措施,共同建構 一個防跌保護網,讓家人的日常生活能 夠更安全、更有保障,享受一個高品質 的美好人生。
9
專題報導
工作會傷 「 心 」: 淺談職場社會心理危害 與職業促發腦心血管疾病
◆ 環境及職業醫學部兼任主治醫師暨雲林分院環境及職業醫學部主治醫師 陳宗延
31 歲的阿強長得福態,臉上總是掛著笑容,是朋友心目中的開心果和 熱血青年。因為心懷深耕在地和區域創生的理念,阿強在大學畢業後毅然 返回地處偏遠的家鄉,在區公所領著一份約聘職員的微薄薪水,擔任推廣 家鄉旅遊文創產業的「臉書小編」。雖然「錢多事少離家近,睡覺睡到自 然醒,位高權重責任輕,領錢領到手抽筋」,除了「離家近」以外,其他好 處基本上和他無緣,阿強卻熱愛自己的工作,經常加班到三更半夜,犧牲 週末假期跟同事四處辦活動也甘之如飴。爸媽對阿強的工作表現很驕傲, 但也有點擔憂,因為他回家之後常常坐在椅子上就「秒睡」,實在是太勞累 了。這一天,阿強晚上七點就先回家,但卻跟父母說洗完澡後要回辦公室 繼續剪片。媽媽料理完晚餐想讓阿強帶著邊加班邊享用,卻遲遲等不到兒 子走出浴室,敲門也沒有回應,趕緊和爸爸撬開門察看,不料卻看到阿強 倒在地上,叫也叫不醒⋯⋯。
vol.209 . 2023 . 4 月 10
專題報導
在現代資本主義社會中,工作是謀 生的必要手段,但您有沒有想過,不合理 的勞動環境反而讓謀生變成送死?造成 疾病的職業危害分成物理性(如輻射、噪 音)、化學性(如石綿、甲醛)、生物性(如 職業因素引起的 COVID-19 )、人因性(如 負重、重複性動作)和社會心理性(如工 時過長、輪班、工作壓力、霸凌等)。其 中,社會心理危害,特別是過勞,往往是 一般勞工最有感的。目前學界認為長工時 和心肌梗塞、中風、憂鬱、焦慮、酒精 濫用、睡眠問題等疾病有明確而顯著的關 係。綜合許多醫學文獻,長工時會分別增 加罹患冠狀動脈疾病和中風的風險達 13% 和 21% 。 倘若懷疑自己得到了職業病,該如何 求助?勞動部在 2022 年底公告全國十五 間「認可辦理職業傷病診治醫療機構」, 包含臺大醫院總院、新竹分院和雲林分院 在內,需要諮詢的勞工可以至這十五間認 可醫療機構的「職業醫學科」門診掛號。 職業醫學科專科醫師會協助勞工朋友蒐集 證據,評估疾病和工作的相關性。若符
合「勞工職業災害保險」給付標準,醫師 會開立「職業病評估報告書」和診斷書, 勞工可以據此向勞保局申請給付,包含傷 病不能工作期間的薪資補償和相關醫療費 用,若有失能或死亡的情形還可以另行申 請失能年金/一次金或喪葬津貼。 那麼,職醫科醫師是如何判斷是不 是屬於職業病呢?基本上需要考量「五大 準則」(如下圖一):除了確認時序性(先 有危害(原因)才有疾病(結果))、列 舉醫學流行病學文獻顯示特定危害會造成 疾病風險增加、排除勞工本身明顯與工作 無關的致病原因以外,最重要的還是要蒐 集工作和疾病的相關證據。 首先,必須從病患的主觀症狀、客 觀檢查、甚至是法醫驗屍紀錄,確認個案 的診斷符合目標疾病,主要包含腦血管疾 病(如腦出血、腦梗塞等)或心臟疾病(如 心肌梗塞、狹心症、心因性猝死等)。其 次,在發病前病患的工作必須要有強烈的 負荷,使腦心血管疾病超越一般人的自然 病程而提早發生、惡化。具體來說,有三 種過重負荷:
圖一 職業促發腦心血管疾病的認定原則
11
1. 異常事件:發病前一天內,在工作中 有極端的心理負荷(例如和主管或客 戶肢體衝突導致情緒極度起伏)、生理 負荷(例如因為災難事故的應對處理 而疲於奔命)、或工作環境壓力(例如 頻頻進出溫差極大的冷凍庫而未適當 禦寒)。 2. 短期工作過重:發病前一週內,病患 的工時和工作內容和平常時候相比極 度延長或加重。 3. 長期工作過重:發病前半年內,加班時 數極長,例如發病前 1 個月加班時數超 過 100 小時,或發病前 6 個月內平均 加班時數超過 80 小時。此外,不規律 的工作、輪班、頻繁出差或時差、極端 高低溫及溫差、噪音、精神緊張的工作 等,也都是斟酌考量的重點。 但是,工作負荷的證據往往並不容 易蒐集。在國內,「打假卡」之後繼續加 班的事態是時有所聞。以阿強的故事為 例,醫師比對阿強手機中「 Google 地 圖」的定位紀錄、照片、和公司臉書貼 文的時間,勾勒出打卡出勤紀錄以外的 晚間和週末公務行程,才協助家屬發現 阿強發病前一個月的加班時數高達 106 小時,符合長期工作過重的認定要件。 在許多其他案例中,醫師也會整理個案
和上司或客戶的 LINE 對話紀錄,或者個 案電腦文書軟體的使用紀錄,來評估個 案在帳面外的隱形工時。 藉由職業病認定可以還勞工和家屬 一個遲來的公道,但受損的健康確實不是 再多的金錢所能彌補的。因此,工作傷 「心」的防治之道,還是首重職場預防, 而這也是職醫科醫師走出診間、走入職場 最重要的工作。依據我國法規,一定人數 以上的公司,需雇用或特約醫護人員從事 「勞工健康服務」,到職場協助勞工預防疾 病、促進健康。在職業促發腦心血管疾病 的預防方面,核心原則在於辨識和評估高 風險群,也就是高疾病風險和/或高工作 負荷的勞工,安排職醫面談,給予勞工飲 食運動習慣調整的衛教,以及進一步就醫 檢查或用藥的建議。對於一定程度風險的 勞工,職醫甚至會建議減少工時、轉調部 門,甚至是限制加班、夜班或輪班。 在疾病的風險兌現以前,多數的預 防措施常會被認為是多管閒事,只有在發 病後才會出現悔不當初卻於事無補的遺 憾。正是因此,臺大醫院職業醫學部推廣 職場健康促進的理念不遺餘力,在診間和 職場為勞工分憂解勞,期盼有一天國人能 與過勞說再見。
vol.209 . 2023 . 4 月 12
專題報導
空污好嚴重怎麼辦? 認識 空污肺病 ◆ 環境暨職業醫學部主治醫師 陳啟信
人們呼吸空氣來維持生命,在平 靜時每分鐘大約呼吸 7-8 公升空氣,運 動時則可高達 40-50 公升。吸入空氣中 的有害物質可能直接對肺部造成健康影 響。空氣污染的主要來源包括交通工具 的排放、石化燃料的燃燒、工業排放、 以及其他高溫或燃燒產生的因素(如稻 草燃燒、垃圾燃燒、宮廟和餐廳等), 每種空氣污染的組成成分不同且非常複 雜。目前主要用於追蹤空氣品質的指標 空氣污染物包括懸浮微粒、二氧化氮、 臭氧、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許多研 究已經顯示,懸浮微粒、二氧化氮和臭 氧對肺部疾病有影響。空氣污染相關的 主要肺部疾病包括氣喘、慢性阻塞性肺 病、肺部感染和肺癌。長期空氣污染暴
露會加速肺部疾病的發生過程,而短期 的空氣污染暴露則會促使肺部疾病加重 和惡化。目前已知空氣污染可以通過增 加氧化壓力、損傷組織和引起發炎反應 而造成疾病發生與惡化。 氣喘是一種因呼吸道對環境暴露過 度敏感而引起的疾病,主要是因吸入過 敏原,例如塵埃、黴菌、花粉等,造成 咳嗽、胸悶、呼吸困難、呼吸急促等症 狀。雖然空氣污染不一定是過敏原,但 它可以損害呼吸道表皮並引起發炎,使 過敏原更容易穿透呼吸上皮引起免疫反 應,促使過敏性氣喘的發展。無論是兒 童還是成人,都會受到影響,這也是空 氣污染比較嚴重地區氣喘比例較高的原 因。家長有氣喘或在小時候患有異位性
13
污染區的人,除了肺癌風險較高外,被 診斷肺癌後的死亡風險也較高,手術後 再次發病的風險也較高。 雖然有許多證據表明空污與肺病有 關,但人們不必過分擔心,因為與長期 抽菸對慢性肺病或肺癌的風險(可達 10 倍或數 10 倍)相比,一般室外空氣污染 的影響則低很多,如每增加 10 微克每 立方公尺濃度的細懸浮微粒暴露所相關 慢性肺病或肺癌的風險約為 1.1-1.3 倍。 此外,在政府和人民的努力下,臺灣的 空氣污染濃度過去 15 年間已經下降了大 約一半,懸浮微粒從 63 下降至 31 微克 每立方公尺,二氧化氮從 19 下降至 10 ppb ,細懸浮微粒從 2016 年的 20 下 降至 2021 年的 15 微克每立方公尺。目 前,研究學者正在深入了解各種空氣污 染的細部組成成分(例如重金屬和揮發 性有機氣體)對健康的影響。相信在不 久的未來,透過更全面的空污監控,我 們可以更加瞭解和評估當前空氣污染的 來源與有害程度,有助於我們預防與控 制空污暴露與影響。
皮膚炎的兒童,長期暴露於高空氣污染 環境下,有較高風險患上氣喘病。母親 懷孕期間暴露於高污染空氣下,也會增 加兒童患氣喘的風險。當空氣品質不佳 時,氣喘患者急性發作、急診就醫和住 院的情況會增加,而且空污的影響可能 持續 2-4 天。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一種長期呼吸道 發炎造成咳嗽、咳痰、與呼吸困難等症 狀,且肺功能檢查有吐氣氣流下降的情 形。過去主要認為與長期抽菸有關,但 逐漸有些研究顯示長期空污暴露會增加 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發生風險。空污會造 成孩童肺部功能發育較差,也會加速成 年後肺功能每年下降的速度,當肺功能 下降到一個程度,就會造成呼吸困難。 慢性阻塞性肺病病患因為呼吸道通暢度 下降,懸浮微粒污染物更容易累積於肺 部,也更加速了空污的作用。空氣品質 不佳的日子,也會增加這類病患急診就 醫、住院、與死亡的風險。 空氣污染還會增加呼吸系統感染的 風險,包括細菌性感染(如肺炎鏈球菌、 肺結核、與黴漿菌等)與病毒性感染(如 呼吸道融合病毒、流感病毒、與新型冠 狀病毒等)。空氣污染提供了良好的條 件,使病原體更容易侵入和增生於體 內。近期許多國家研究發現,短期空污 暴露會增加新冠肺炎病毒感染風險,也 會增加新冠肺炎住院與死亡風險。 空氣污染已被確定是肺癌的致癌 物,特別是高溫或燃燒過程產生的懸浮 微粒含有許多多環芳香烴化合物,這些 物質可造成基因突變,或修改基因表層 甲基化,影響基因表現,促進癌細胞的 生成或增加其轉移能力。居住在高空氣
vol.209 . 2023 . 4 月 14
專題報導
空污會引起氧化壓力與傷害,有 些研究顯示抗氧化基因能力較弱的人更 容易受到空污的傷害。還有一些研究嘗 試使用抗氧化藥物,發現可以對於空污 的肺功能影響有保護作用,但仍不知道 是否可以用來預防肺部疾病的發生。基 本上,人們可以先嘗試對於抗氧化有幫 助的生活習慣,適度運動可以增加抗氧 化與抗發炎能力,而健康的飲食與適量 的蔬果也有幫助。盡可能避開空氣污染 源,例如避開交通繁忙的大馬路,尤其 不要在車多馬路旁邊運動,增加換氣量 的同時也吸入更多污染物,而當離開大 馬路 100 公尺距離的空污濃度可下降 4-5 倍。此外,留意風向避免待在污染 源的下風區,也可避免吸入高濃度的空 污。有肺病的人可以選擇空氣較好的時 候出門運動,例如早晨七點前,因為通 常七點後與下午五點後,上下班的車子
廢氣排放使得城市中懸浮微粒與氮氧化 物會上升,且接近中午的時候,加上太 陽產生的光化學反應使得臭氧的濃度上 升。戴口罩對於微粒空氣汙染物的防護 有些作用, N95 因為密合度高,防護係 數可以來到 10 以上,也就是配戴時可 以將環境微粒過濾至 1/10 的濃度,而一 般平面口罩因為沒有緊密,防護係數約 1.5-2 左右,約可過濾 1/2 的微粒狀空氣 污染物。無論是不是在運動,都盡可能 使用鼻子呼吸,相較於張口呼吸,鼻子 呼吸可以減少吸入約一半的空氣污染。 如果您居住在空氣污染較嚴重的地方或 是鄰近空氣污染源,再加上本身就是空 污的敏感族群,例如有呼吸道過敏、慢 性肺部疾病、或有相關疾病的家族遺傳 病史,可以與醫師討論後,安排適當頻 率的健康檢測,例如肺功能或低劑量胸 部電腦斷層等,以早期診斷肺部疾病。
15
威爾森氏症 的藥物治療
◆ 藥劑部藥師 吳盈欣
威爾森氏症的藥物治療
威爾森氏症( Wilson ’ s disease ) 屬於罕見疾病之一,根據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 111 年 11 月罕見疾病通報 個案統計表,臺灣共有 701 個個案。 威爾森氏症病人因為 ATP7B 基因突 變,使得銅由肝細胞運送到膽汁發生異 常,銅堆積在肝臟中增加自由基提高 氧化壓力,長期下來損害肝臟細胞。 血漿中的銅由肝臟製造的血漿銅藍蛋 白( ceruloplasmin )攜帶,當肝臟細 胞受損,累積的銅進入血液中沒有被血 漿銅藍蛋白攜帶,堆積在身體的組織以 及大腦中,長期累積毒性將造成病人在 肝臟、神經系統、精神上的病症。本文 將帶領讀者認識常見威爾森氏症治療藥 物,包括服藥時機、常見副作用、及注 意事項等。
治療須依據疾病進程選擇,起始治 療由病人是否有症狀、是否有器官損傷 決定。肝臟或神經精神相關症狀最為常 見,其他器官也可能受到影響;無症狀 的病人可能不具有器官損傷,也可能具 有須經由抽血檢驗、影像、組織切片才 能發現的器官損傷。 對於特定病人族群,在藥物治療選 擇上也應考量其他因素,醫師會根據每 位病人的狀況給予最適當的治療,如小 於三歲的兒童應考慮藥物對成長和智力 發展的影響,患有嚴重肝病的病人應給 予門靜脈高壓併發症的治療藥物。長期 使用口服藥物外,威爾森氏症病人除了 已經對肝炎免疫者,都應接種 A 型和 B 型肝炎疫苗,以及預防任何可能危及生
vol.209 . 2023 . 4 月 16
專題報導
命的感染,如接種流感、肺炎鏈球菌、 新冠肺炎、水痘等疫苗。 螯合劑會和血液中的銅結合,增加 銅從尿液中排出,對於有症狀的病人, 或無症狀但疾病活化狀態的病人,都是 起始治療的建議藥物。鋅會干擾腸道吸 收銅,降低體內銅含量,可作為無症狀 且沒有器官損傷病人起始治療的另一個 選擇,常用於不耐受螯合劑治療者,須 至少每四個月抽血檢驗一次肝臟指數, 如有惡化則加上螯合劑合併治療。疾病 的症狀以及血液的檢驗數值在起始治療 約半年到一年半後將獲得控制,此時可 以進入維持治療階段,可以選擇降低螯 合劑藥物劑量,或換成使用鋅治療。在 轉換成維持治療時,前 2-6 個月應持續 追蹤症狀臨床表現及血液檢驗數值以確 保藥物療效。 D-Penicillamine 是螯合劑藥物之 一,增加尿液排除銅,降低體內銅含 量。應由低劑量開始慢慢往上增加劑 量,提升病人耐受性、降低神經症狀惡 化發生率。起始治療由每日 250-500 毫 克開始,每 4-7 天調高 250 毫克,直到 達到每日 1,000-1,500 毫克,一日中分 成 2-4 次服用;維持治療階段每日 750 1,000 毫克分 2-3 次服用。服用初期可 能惡化病人神經症狀,較常見於原本 即有神經症狀者,如發生可考慮換成 trientine 或鋅治療。此藥物的療效可 藉由 24 小時尿液排除銅量進行評估, 建議在用藥的一星期後檢驗血球計數、 肌酸酐以及進行尿液分析,三個月內每 月持續監測是否已達治療目標,達目標 之後可降低監測頻率。常見副作用包括 腹瀉、味覺異常;早期過敏反應發生於 使用後的 1-3 星期,包括發燒、藥疹、
淋巴結腫大、嗜中性球減少、血小板減 少;遲發性過敏反應在治療幾個月或幾 年後發生,包括腎毒性、類紅斑性狼瘡 等,如服藥後不明原因持續發燒、出 血、瘀青、尿量減少、尿液起泡,應立 即回診告知醫師。此藥品和食物併服會 降低 50% 吸收率,必須在飯前一小時或 飯後兩小時服用,也應和其他藥品、牛 奶、制酸劑(如胃藥)、含鐵或含鋅成分 的藥品或保健食品間隔一小時服用。此 藥品會影響傷口癒合,如有計畫動手術 應告知醫師,醫師將協助調整藥物劑量。 Trientine 和 D-Penicillamine 一 樣,屬於銅螯合劑,和銅結合增加 銅從尿液中排除。適用於無法耐受 D-Penicillamine 的病人,也是充血性脾 腫大造成血小板低下或嗜中性球低下病 人的起始治療建議藥物。此藥物服用劑 量應由低劑量開始慢慢往上增加,約 2-4 週達到目標劑量,起始治療依病人體重 每日 15-20 毫克/公斤分 2-4 次服用; 維持治療依病人體重每日 10-15 毫克/ 公斤。療效監測大致和 D-Penicillamine 相同,藉由 24 小時尿液排除銅量進行評 估。和 D-Penicillamine 相比較不會造 成神經症狀惡化,也少了許多副作用, 常見副作用包括噁心、紅疹。此藥品有 食道刺激性,必須在飯前一小時或飯後 兩小時配大量開水整顆膠囊吞服,也應 和其他藥品、牛奶、制酸劑(如胃藥)、 鈣片間隔一小時服用,須和鐵劑間隔兩 小時服用,同時服用會和鐵結合產生毒 性物質。此藥品影響傷口癒合,如計畫 手術應告知醫師協助調整藥物劑量。 鋅會刺激腸道細胞的內生性螯合劑 和銅結合,結合後隨著腸道細胞週期性 的新陳代謝從糞便排出,同時也會促進
17
結語
身體組織累積的銅排除,具有肝臟保護 效果。鋅可以作為無症狀病人的第一線 起始治療藥物,效果和 D-Penicillamine 差不多,且病人耐受性更佳,使用於神 經性威爾森氏症比起肝性威爾森氏症 病人效果更佳,也是腎臟損傷無法藉 由螯合劑藥物有效從尿液排除銅的病 人的治療選擇。疾病嚴重程度較高或 是單用螯合劑(如 D-Penicillamine 或 trientine )症狀惡化的病人,可以選擇 使用鋅加上螯合劑合併治療,兩者應間 隔一小時以上服用。合併治療可能產生 貧血副作用,應定期監測血紅素。為確 保療效,鋅每日應服用 2-3 次,常見劑 量為每日 150 毫克。療效可藉由 24 小 時尿液排除銅量、肝指數( ALT )進行評 估。副作用不多,較少發生惡化神經症 狀的副作用;約有 3-4 成病人會發生腸 胃道副作用(如胃痛、胃灼熱),更換不 同鹽基藥物或與少量蛋白質一起服用可 使副作用緩解,應在諮詢醫師後進行; 可能使血中澱粉酶( amylase )、脂肪酶 ( lipase )上升。此藥品應空腹服用,可 在飯前一小時或飯後兩小時服用,配白 開水吞服整粒膠囊,如果早餐前服用產 生無法忍受之腸胃道副作用,可在早餐 和中餐之間的時段服用。
威爾森氏症病人需要終身的藥物治 療以及限制飲食中銅的攝取,擅自停止 治療可能造成急性肝衰竭或其他症狀, 較嚴重的情況可能需要進行肝臟移植。 藥物治療分為起始治療與維持治療 兩階段,螯合劑(如 D-Penicillamine 或 trientine )及鋅是主要的治療藥物,應遵 照醫師指示按時服用,如發生副作用應 告知醫師,由醫師評估調整,不可擅自 停藥,並定期回診監測療效與副作用。飲 食方面,應盡可能避免食用富含銅的食 物(如堅果、巧克力、帶殼海鮮、黃豆製 品、蘑菇、動物肝臟、果乾等),尤其是 在開始治療後的一年內。日常生活可選擇 飲用過濾水,以避免來自水管的銅,並避 免使用銅製的廚具或餐具;規律運動、物 理治療可以緩解疾病產生的症狀。 良好的用藥與生活飲食習慣是與疾 病共存的不二法門,定期回診有助於醫 師掌握疾病動態給予最適當的治療,如 有任何用藥、飲食相關問題也能與醫療 人員即時反應,讓我們和您一起為控制 疾病提升生活品質努力。
vol.209 . 2023 . 4 月 18
專題報導
表一 威爾森氏症治療藥物比較
Trolovol
MetaCu
Wilizin
Zinca
商品名
d-Penicillamine 300 毫克/錠
trientine dihydrochloride 300 毫克/膠囊
zinc acetate
成分含量
25 毫克/膠囊
50 毫克/膠囊
作用原理
和銅結合,增加銅從尿液中排除
干擾腸道吸收銅
風濕關節炎、重金屬中毒 經 d-penicillamine 治療 耐受不佳之威爾森氏症病 人,需經事前審查核准
威爾森氏症之維持治療,病人應已先 使用過螯合劑治療
健保適應症
一天 2-3 次,每次 25-50 毫克
起始劑 量 每日 750-2,000 毫克( 15 20 毫克/公斤),分 2-4 次 服用 維持劑量 每日 750-1,000 毫克( 10 15 毫克/公斤),分 2-4 次 服用 起始劑量 每日 20 毫克/公斤,分 2-3 次服用 兒童上限 1,500 毫克 青少年上限 2,000 毫克 維持劑量 每日 900-1,500 毫克,分 2-3 次服用 飯前 1 小時或飯後 2 小時 ● 和其他藥品、牛奶、制 酸劑(如胃藥)、鈣片 間隔 1 小時服用 ● 和鐵劑間隔 2 小時
起始劑量 每日 250-500 毫克開始, 每 4-7 天調高 250 毫克,直 到達到每日 1,000-1,500 毫 克,分 2-4 次服用 維持劑量 每日 750-1,000 毫克,分 2-3 次服用 起始劑量 每日 20 毫克/公斤,分 2-3 次服用 維持劑量 75% 的起始劑量
成 人
常 用 劑 量
5 歲以上不滿 10 歲 一天三次,每次 25 毫克 10 歲以上 一天三次,每次 25-50 毫克
兒 童
● 飯前 1 小時或飯後 2 小時 ● 和其他藥品、牛奶、制 酸劑(如胃藥)、含鐵 或含鋅成分的藥品或保 健食品間隔 1 小時
飯前 1 小時或飯後 2 小時
用法
Trolovol 或 MataCu 加上 Zinca 合併治療,應間隔 1 小時以上
無劑型規定
不可剝半、磨碎或打開膠囊
冷藏 2-8 ℃避光
15-25 ℃避光
保存方式
室溫
噁心、嘔吐、貧血、白血 球減少、血小板減少、味 覺異常、蛋白尿、皮疹等
噁心、皮疹、貧血
胃腸刺激、腸胃不適
副作用
孕婦可安全使用,應降低至原劑量的 30-50% 劑量使用 使用經驗有限
懷孕
哺乳
可
可
不建議
有症狀但已達穩定或無症狀病人可作 為銅螯合劑之替代療法,但須至少四 個月監測一次肝功能
有症狀或無症狀病人的一 線治療選擇之一
有症狀或無症狀患者的一 線治療選擇之一,相較於 penicillamine ,副作用較 小,較不會惡化神經症狀
治療地位
19
兒童專欄
青少年視力保健- 高度近視防治
◆ 眼科部住院醫師 傅預登
世界衛生組織於 2015 年的會議上定義超 過 50 度為近視,超過 500 度的近視眼為 高度近視。依照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 失明為視力小於 0.05 ,沒帶近視眼鏡矯 正的 500 度近視眼患者視力大約 0.03 , 達到像是失明的視力標準。在眼球的光 學原理中,正視眼代表著遠處光線進到 眼睛後正確聚焦在視網膜上,因此可以 得到清晰的影像。近視眼則是遠處光線 聚焦在視網膜之前,因此近視患者無法 看清楚遠方物體,必須將物體放到眼前 才看到清楚的影像(如圖一)。
近年來,近視在世界各國都有相當 比例的上升,尤以亞洲國家為最。根據 研究統計,日本近視盛行率約 5-8% ,新 加坡近視盛行率約 15% ,臺灣的大學生 甚至有高達 38% 之近視比率,這與學生 課業考試壓力、日漸普及的 3C 資訊產 品所導致的長時間近距離用眼、資訊世 代造成的戶外活動減少可能有關。 高度近視的定義 關於高度近視或病理性近視 ( pathological myopia )的定義,在多 數相關研究中皆使用眼軸長度大於 26.5 mm 或是超過 600 度的近視作為指標,
vol.209 . 2023 . 4 月 20
兒童專欄
圖一
圖片來源:American Academy of Ophthalmology (2020). Basic and Clinical Science Course. Clinic Optics
近視的病生理機轉及成因
在出生時因為眼軸較短,常會有不同程 度的遠視(影像聚焦在視網膜後方), 眼睛在出生之後還會持續生長,屬正 常現象,隨著眼球發育遠視度數會逐漸 降低,到六到七歲通常會接近正視眼, 為了得到清楚的影像,小朋友的睫狀體 會進行調節作用,將落在視網膜後方的 影像重新聚焦在視網膜上。然而長時間 近距離用眼,將迫使睫狀體持續進行收 縮,長期下來眼球可能會隨之拉長,導 致影像只能聚在視網膜前方,也就是形 成近視眼。 假性近視是甚麼? 甚麼是「假性近視」?孩童的眼 睛調節力很強,睫狀體時常保持在緊繃 的狀態,導致測量度數不準確。眼科醫 師在評估小朋友的度數狀況會使用散瞳 劑,讓睫狀體完全放鬆之後再進行度數 量測,此時才是真正的度數。如果散瞳 前有近視,而散瞳後沒有度數或甚至有 輕微遠視就稱為「假性近視」,如果散瞳 後還是有近視就是真的近視了!小朋友 一旦開始近視,隨著眼球生長,近視度 數會不斷增加,如果近視不加以控制, 國小學童、國中生大約每年增加 75-100 度,高中生約每年增加 50-75 度,大學
近視眼的病生理機轉主要為眼軸 過度拉長所造成,導致原本應聚焦在視 網膜上的光線變成會聚在視網膜前面, 而眼球拉長會造成眼睛結構的改變,例 如周邊視網膜厚度及脈絡膜厚度在近 視眼患者會隨著年紀增長而變薄,周 邊視網膜甚至可能形成格子狀變性或視 網膜裂孔,增加視網膜剝離的風險。眼 軸拉長也會造成布魯赫膜( Bruch ’ s membrane ,位於視網膜色素上皮及 脈絡膜微血管中間)的細小破損,造成 視網膜下出血,長期可能會形成脈絡膜 新生血管,造成近視患者視力減退。其 他高度近視造成的併發症包括白內障、 青光眼、牽拉性黃斑部病變( myopic tractional maculopathy )造成的視網 膜劈裂或黃斑部裂孔等,都有可能造成 視力下降的情形。 研究指出,近視眼可能與遺傳以 及後天環境皆有關連性。根據 Mutti 在 2002 年發表的研究,父母皆近視的家 庭小孩有 32.9% 的比例有近視,父母有 一人有近視的家庭小孩有 18.2% 的比例 有近視,如果父母皆沒有近視的時候小 孩的近視比例更是降到只有 6.3% 。寶寶
21
生約每年增加 25 度。小學如果已經開始 有近視情形,念到大學時常常已經是超 過五百度以上的高度近視,不可不慎。 因此近視防治的目標是能不近視就不要 近視,若有近視則要好好控制,盡可能 延緩近視度數加深的速度。 近視的預防方法 要怎麼預防近視呢?根據國際近 視研究學會( International Myopia Institute )最新的建議,每天 80-120 分 鐘的戶外活動可以預防近視的發生,對 於未近視或是即將近視的學童非常有 效,只要是戶外,不管是靜態活動或是 運動皆有幫助,例如可以走路上下學、 下課休息時間盡量不要留在教室內等。 如果是已經近視的學童,除了足夠的戶 外時間,需要加上眼科醫師的輔助治 療,延緩近視度數加深的速度。除了戶 外活動,要避免長時間的近距離用眼, 例如看書、看電視、玩電動等,每三十 分鐘建議要休息 5-10 分鐘,近距離用眼 是造成近視或是近視惡化的明確危險因 子,適當間斷近距離活動非常的重要。 近視的治療選擇 如果已經有近視,已經被證實有 效延緩近視加深的治療方式包括低濃 度的阿托平( Atropine )眼藥水以及 角膜塑型片。於 2020 年發表的低濃度 阿托平眼藥水臨床試驗中, 0.01% 、 0.025% 、 0.05% 的 Atropine 眼藥水皆 被證實兩年內可以有效延緩度數加深以 及眼軸拉長,可能會有畏光或是看不清 楚的副作用。另一種方式是使用角膜塑 型片,睡覺的時候配戴,可降低白天時 的近視度數,並且延緩眼軸拉長,但要 注意塑型片本身的清潔以及殺菌,避免
產生刮痕,若沒有做好適當殺菌清潔, 可能造成眼角膜感染、角膜潰瘍,除了 治療不易以外,也可能產生角膜疤痕或 是混濁,造成視力下降,甚至可能要接 受角膜移植手術才能改善視力。目前還 有一些新發展的治療方式,像是日拋型 Dual-focus 隱形眼鏡、延伸焦段隱形眼 鏡或是特殊設計的眼鏡鏡片等,可以與 眼科醫師一起討論比較適合的方式來控 制近視。 常有患者詢問:「我做雷射近視手 術是不是就可以把近視治療好?」這句 話只有一半對,雷射近視手術的原理是 用雷射將中央眼角膜削薄,讓眼角膜變 成一個凹透鏡,就像是近視眼鏡一樣, 讓光線可以重新聚焦到視網膜上面,但 是眼球拉長本身不會有任何的改變,也 就是說近視(或是眼軸拉長本身)所帶 來的眼睛病變像是視網膜剝離、黃斑部 病變等疾病的風險並沒有減少。雷射近 視手術的確可以消除近視度數,讓患者 不用再帶著厚重的近視眼鏡,工作或生 活會帶來一些便利性,但做完近視手術 仍然建議定期追蹤視網膜以及其他眼睛 病變。 結語 近視是一種眼睛的疾病,需要眼科 醫師定期的追蹤,高度近視更是有許多 的併發症。透過足夠的戶外活動可以預 防近視的發生,如果已經近視,則要努 力減緩近視加深的速度,要避免連續時 間的近距離工作,每隔 30-40 分鐘就要 讓眼睛休息 5-10 分鐘,並且跟眼科醫師 討論各種控制近視的治療方式,減少近 視帶來的危害。
vol.209 . 2023 . 4 月 22
兒童專欄
抓狂 孩子 父母 不抓狂
◆ 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 張鎔麒
「媽媽,快一點啊!」目前就讀大班的小民催促著媽媽。今天是他期 待已久的日子,好不容易爸爸媽媽有時間可以帶他去期待已久的兒童樂 園玩。但帶著快樂心情出門的一家三口,沒想到卻因為一件事情打壞了行 程。就在往兒童樂園的路途上,小民看到他最愛的恐龍車車,急忙拉著媽 媽到玩具前面,希望爸媽可以買給他,但媽媽卻說:「這個家裡很多了,下 次再買。」小民聽到媽媽拒絕他的要求,生氣的大吵大鬧:「妳每次都說下 次,我就是要買這個⋯⋯我就是要啦!!!」眼見小民的聲音越來越大, 也開始引起許多路人的側目,媽媽開始著急地罵小民:「你再這樣就叫警察 來抓你!我就把你丟到這邊,不要你了!」小民一聽到媽媽這麼說,馬上 嚎啕大哭起來,甚至在地上打滾,爸爸發現情況一發不可收拾,發怒的說: 「好,都不要玩了!回家回家⋯⋯!」
23
看到這一幕,許多人可能都會心一 笑,因為這對許多家庭來說可能都是再熟 悉不過的日常,然而也是許多父母最辛勞 與十分有壓力的挑戰,對於孩子的情緒起 伏,常常不知道怎麼做比較適合。我們都 希望愛的教育,但似乎不對孩子兇他就不 聽話,這該怎麼辦呢?到底該怎麼做,才 能讓我們建立孩子良好的行為規範呢?以 下幾點原則可以提供參考: 先照顧好自己 不妨試著問問自己:「最近一次好 好放鬆休息是什麼時候呢?」對於雙薪 家庭來說,父母常常白天上班完後,晚 上回家又要繼續「加班」,顧孩子的回 家功課、幫孩子複習隔天的考試、做家 事⋯⋯等等,好不容易完成,通常已經 到了夜深人靜的時刻,必須趕快補眠, 因為明天又要應付這樣忙碌的一天。往 往在這樣慢性疲憊的累積之下,會讓我
們的判斷與情緒控制變弱,影響與孩子 的互動。建議您,在忙碌的生活中,試 著安排給自己一個短暫的抽離時間,讓 自己可以好好放鬆或是做喜歡的事情, 時間不用太久,幾個小時即可,讓自己 的大腦有空間可以重開機。如果您覺得 連幾個小時的空檔時間都沒有?那我們 可以先從檢視自己的時間安排著手,是 否自己因為求好心切,對小孩的事物 都事必躬親,不放心交給其他人協助, 以致於自己身兼數職?如果是這樣,練 習看看將一些照顧孩子的時段分擔給旁 邊的人,或許您會發現,其實沒有這麼 糟,孩子也可以在這個過程中慢慢學習 獨立與長大。 正向關注孩子的良好習慣 沒錯,在我們討論孩子的情緒與行 為問題之前,其實我們需要先更在意孩 子目前有什麼「好的行為與表現」。每 週都有好品質的陪伴時間,在這個精心 時間裡面,以孩子為中心,看他們希 望我們陪伴他們做什麼,專注於陪伴與 觀察小孩,我們也利用這樣的時間,具 體回饋孩子我們喜歡跟他互動的部分。 在這段時間,我們盡量不指責、不給指 令,因為這樣的過程容易影響到我們跟 孩子的特別時光。親子關係是一切教養 的根本,藉由這樣的精心時間,讓孩子 感受到我們的在意與愛,是十分重要的。 了解孩子為何情緒失控與應對 學齡前與學齡初期的孩子,其負責 衝動控制與情緒調解的腦部區域尚未發 展成熟,因此常常會出現情緒突然失控 的情形。這段期間,除了陪伴孩子慢慢 訓練其情緒表達與控制之外,我們也可 以協助選擇適合的成功環境,讓孩子不
vol.209 . 2023 . 4 月 24
兒童專欄
容易因為環境的刺激而忍受不住,造成 失控的局面。例如,如果我們知道每次 在什麼樣的刺激下(例如上面故事中的 恐龍車玩具),小孩很容易因為喜好強度 太強,沒有得到就容易失控,或是在沒 睡午覺的狀況下,下午更容易生氣。我 們可以盡量降低這樣的不利因子同時出 現,影響小孩的情緒控管。如果孩子當 下還是失控了,也不要責備自己,因為 孩子會有情緒起伏是必然的,重點是我 們知道如何來應對,幫助孩子慢慢將情 緒穩定下來,這對孩子才是最重要的學 習。如果當我們反覆嘗試許多方式,但 是孩子失控的頻率與強度仍日益增加, 我們也可以考慮尋求專業兒童心智科醫 師與兒童青少年心理師的協助,討論情 緒與行為失控背後可能的其他生理與心 理因素。 有效的指令與規範必須事先講好, 且必須說話算話、一諾千金,我們對於 說出的任何指令都要十分謹慎,因為事 後是否有做到,會影響我們下次指令的 可信度。例如上面故事中,媽媽說的 「報警抓你」,這常常是我們希望孩子可 以冷靜下來的說詞,但我們知道這並不 一定會實行。所以這樣的說法,一開始 可能有嚇阻效果,但是多次之後,孩子 知道我們不一定會真的執行,就會影響 我們跟他訂其他規範的可信度,需要特 別謹慎。除了不會給予恐嚇(但不會執 行)的指令外,我們也應給予孩子「簡 短」且「明確」的說明,當規定太多太 複雜時,許多孩子會因為其專注力或理 解力的限制而無法有效地接收,更無法 情緒與行為處理原則 ● 給予 「 有效 」 的指令
有效的執行。如果此行為訓練無法用簡 短的方式說明,或許代表我們需要將這 樣的訓練分成兩次來做,這樣才會增加 指令成功的機會。有效指令的另一個重 點是,在不同情境(照顧者)下是否可 穩定執行。這樣的情形在孩子有許多照 顧者時會更加重要,如果同樣的一個規 則,在不同人(例如爸爸或媽媽)在家 執行狀況不同,對於孩子良好行為習慣 的培養就會較為困難。因此,建議在任 何與孩子約定之前,大人們必須先有共 識,再一同跟孩子說明,父母家人都為 彼此的神隊友,這樣才會事半功倍。 ● 萬丈高樓平地起 常常在門診可以觀察到,越認真的 父母在教養孩子上越感受到辛勞。這背 後原因絕對不是父母不用心,反而是「太 用心了」、恨鐵不成鋼,自己走在前面, 希望孩子快快趕上自己的步調,將孩子 「拖」在其後。父母打開其筆記本有數 十項行為希望孩子可以改變與進步,然 而越是記錄卻越發現孩子改變的速度, 遠比自己寫在筆記本上的代辦事項還慢 了許多,看著記錄的事情越來越多,也 越來越乏力,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一個 好的父母。我們需要提醒自己,孩子有 他進步的速度,每次訓練一兩件事情即 可,一件一件完成,我們最後都可以把 事情做完,如果一次速度太快,孩子反 而容易在進步的路上跌倒,喪失信心, 而不願意再往前走。 在孩子長大的路上,可能有時候會 走得跌跌撞撞,但相信這些歷程都可以 成為孩子與我們未來成長的養分,讓我 們一步步跟著小孩一起向前!
25
保健園地
◆ 護理部護理長 林瑛釗 面對 自主神經異常反射 的處理
自主神經異常反射常見於第六胸椎 以上受傷的脊髓損傷病友,此係因交感 神經系統對於內臟器官或是外來刺激過 度反應而產生的症狀。發生的當下通常 傷友會描述有嚴重或是劇烈的頭痛,可 以觀察到明顯的皮膚血管擴張以致有臉 部潮紅與冒汗的現象,測量生命徵象則 會發現有血壓異常升高、心跳變慢的徵 象,而無法抑制的高血壓則是自主神經 反射異常最大的危險,可能造成意識喪 失、腦出血甚至死亡。 自主神經發生反射異常時,需第 一時間讓病人採坐姿,可以是搖高床頭 或直接協助病人坐起,並且要讓雙腳垂 放於床邊,讓血液儲留在下肢,且要儘 快找到可能造成自主神經異常反射的原
因,並移除刺激源,就能有效的讓血壓 降下來。常見引發自主神經異常反射的 原因,包括有皮膚受到外來的壓迫或刺 激、尿液瀦留或是糞便嵌塞等問題,我 們可以採取的措施包括: 不平整的床褥、衣服是第一時間 最能夠確認的事情,有時候身體下方壓 著一個不平整的床單縐褶或是壓在衣物 摺疊一起的不平順平面,都有可能是導 致自主神經異常傳導的刺激源。第一時 間讓病人坐起時,整理好病人背後的衣 物,確認皮膚有無壓迫到鼻胃管或是導 尿管等管路,檢查床單上是否有遺留異 物等。 一、檢查皮膚
vol.209 . 2023 . 4 月 26
保健園地
二、確認沒有尿液瀦留的問題
則需藉由進一步的檢查,來找出可能影響 病人出現自主神經異常反射的原因,有些 感染、發炎的問題、指甲內嵌或是懷孕的 婦女,也是有可能發生此現象。 若是一般的處理都沒能有效地解 決異常反射的問題,則可以選擇使用短 效的降血壓藥物,小心的治療高血壓情 形,以免在自主神經反射異常被處理 後,卻因為服用了降血壓藥物而導致血 壓過低。因此,建議脊髓損傷的傷友可 以隨身攜帶緊急連絡卡,當緊急狀況發 生時,可以讓協助的人知道傷友可能出 現自主神經反射異常的問題,以免誤用 降血壓藥物。第一次出現自主神經反射 異常的傷友,建議一定要回到門診持續 追蹤檢查,認識此症狀並保持良好的生 活照顧,是有效避免發生的不二法門。
當病人身上留有導尿管時,第一 時間需檢查導尿管的引流是否順暢,若 是懷疑導尿管引流出的尿液與平常的量 有差異,則需考慮更換導尿管;若是病 人平時能自行解尿,則需藉由膀胱超音 波檢查,確認病人是否已經將尿液解乾 淨,甚至需要時再進行單次導尿,以確 保沒有尿液瀦留的問題。 三、有無糞便嵌塞的問題 確認病人每日皆能有按時間確實的 排便,且排出的是品質與性狀良好的糞 便型態,不是顆粒狀的硬便或有糞便嵌 塞的情形;若對於排便方面有疑慮,必 要時須進行肛門指診,確認並排除因為 糞便嵌塞而導致的自主神經反射異常。 另外,排除了上述常見的原因後, 仍然無法有效的讓血壓回到平常的狀態,
27
讀者
◆ 健康教育中心
我舅舅今年 72 歲了,這半年來他時常跌倒,問他是怎麼跌的,他也 說不清楚,還好到目前為止大多只是些皮肉傷,但我還是有點擔心, 要是萬一摔到骨折或腦震盪就糟糕了!請問像這樣不明原因跌倒的老 人家,如果想給醫師檢查的話,該掛哪一科呢?會不會是營養不夠造 成的?要買營養品給他喝嗎?
銀髮族長者常因肌力不足、平衡感退化、藥物副作用等因素發生跌倒意外,
建議可掛診復健部或老年醫學部,由醫師評估長輩常跌倒可能的醫療因素,
並討論解決方案。除了老化因素之外,日常生活環境也需重新檢視,照明是
否充足?地面是否濕滑或有障礙物?是否需增設扶手?種種環境因素也會影
響跌倒事件的發生。
年長者跌倒問題不容小覷,足夠的營養及重量訓練運動有助於肌肉生長,進
而降低跌倒風險,更可提升年長者的生活品質。經醫師評估後,您也可掛號
營養門診,由營養師評估家中長輩的日常飲食熱量及蛋白質攝取是否足夠,
再視情況使用營養補充品;同時從醫療、環境、營養等多面向的因素著手評
估,期能降低跌倒發生率,使長輩安全自在的生活。
我最近突然發現自己掉頭髮的量變多了,洗澡時排水孔很容易被掉下 來的頭髮阻塞,照鏡子時也的確感覺到頭髮看起來變稀疏了!朋友說 我可能是內分泌失調,但我不知道這樣應該掛哪一科?
造成掉髮的原因很多,包括:免疫疾病、賀爾蒙改變、藥物副作用、生活壓
力大、頭皮疾病等,也可能為頭皮毛囊代謝時正常的週期性掉髮;建議您掛
診皮膚部,由醫師為您仔細評估診療。
vol.209 . 2023 . 4 月 28
保健園地
常見用藥
◆ 藥劑部藥師 陳品皓
帶狀疱疹的症狀是什麼 ? 目前帶狀疱疹疫苗有什 麼選擇 ? 接種帶狀疱疹疫苗有什麼注意事項 ?
帶狀疱疹為水痘帶狀疱疹病毒 ( varicella zoster virus )所引起,此病 毒於人體初次感染時會呈現全身性的水 痘症狀,痊癒後病毒會潛藏人體神經 節,待日後免疫力低下時再活化致病。 發病時,病人常見身上會出現單側性、 疼痛性之皮疹,這些症狀緩解後,後續 也可能有長達數月的神經痛問題;此外
免疫不全者,病毒也可能侵犯臟器、眼 及中樞神經。 施打帶狀疱疹疫苗可預防帶狀疱疹 發生,並且能減少疱疹後神經痛等併發 症之發生率與嚴重程度。 目前臺灣有兩款疫苗可供施打,皆 為自費,比較如下:
29
伏帶疹活性帶狀疱疹疫苗 Zostavax
欣剋疹帶狀疱疹疫苗 Shingrix
疫苗種類
活性減毒疫苗
非活性基因重組疫苗
● 50 歲(含)以上的成人 ● 18 歲(含)以上且具有罹患帶狀疱疹風險 較高的成人
● 50-79 歲之成人
適應症對象
皮下注射 共一劑
肌肉注射 共二劑,二劑間隔 2 至 6 個月
施打方式
● 60-69 歲:約 64% ● 70-79 歲:約 38%
● 50-69 歲:約 97% ● 70 歲以上:約 91%
效力(減少帶狀 疱疹發生率)
對疫苗成分過敏、免疫不全狀態、曾對 Neomycin 過敏(註 1 )、未經治療的活動性 結核病、懷孕、帶狀疱疹急性期
禁忌
對疫苗成分過敏、帶狀疱疹急性期
4 年後約有 50% 效力
4 年後約有 90% 效力
效力維持時間
常見副作用 (> 10% )
注射部位反應(如疼痛、發紅、腫脹)、疲 倦、發冷、發燒、肌痛、腸胃道症狀、頭痛
紅斑、疼痛、腫脹、搔癢
註 1:因使用 Neomycin(新徽素)而發生接觸性皮膚炎的病史並非接種活性病毒疫苗的禁忌。 註 2:主要參照疫苗仿單中試驗追蹤時間
● 可以和其他疫苗同時接種嗎 ? 非活性重組疫苗可與未使用佐劑之流 感疫苗、 23 價肺炎鏈球菌疫苗,或抗 原減量的白喉-破傷風-無細胞性百 日咳疫苗同時施打。 活性減毒疫苗可與流感疫苗同時施 打;若同時施打 23 價肺炎鏈球菌疫 苗,會減低帶狀疱疹活性疫苗的效 力,故仿單建議間隔 4 星期,但美國 CDC 建議對想要同時施打的病人仍 可同時施打。 此外兩種疫苗均建議若欲同時施打兩 種不同疫苗時,須施打於不同部位。
接種帶狀疱疹疫苗相關事項答疑 ● 若是先前已接種過活性帶狀疱疹疫苗 ( 伏帶疹 ), 還能再接種非活性重組疫 苗 ( 欣剋疹 ) 嗎 ? 可以。臺灣皮膚科醫學會參照美國 CDC 建議,建議接種活性減毒疫苗 後至少八星期才可接種非活性重組疫 苗。 ● 非活性基因重組疫苗未將懷孕列為禁 忌症 , 可以接種嗎 ? 目前缺乏疫苗對胎兒或孕婦的人體安 全資料,因此建議在孕期結束後再施 打。
vol.209 . 2023 . 4 月 30
台大花絮
◆ 金山分院醫事部營養師 林杏姿 從金山分院到北海岸社區的 營養師視角 金 山 快 訊
金山分院位處北海岸偏鄉,於民國 104 年開始有專任營養師一職,在這之前 儘管有兼任營養師,但住院管灌病人還是 得自行購買管灌營養品,原因是健保給付 規定,院方須聘有專任營養師。這時才了 解,在醫療不到位的偏鄉,即使居民有健 保身分,也享用不到健保福利。金山分院 在地深耕多年,早已是地區民眾有醫療需 求時不可或缺的存在,若民眾需更進一步 檢查或醫療時,更可搭乘本院醫療服務小 巴,直達臺大醫院總院,彌補醫療到不了 偏鄉的缺憾。在地方活動上,金山分院理 所當然的是北海岸的一員,舉凡享譽國際 的萬金石馬拉松、國內的五月媽祖繞境、 八月甘藷季、九九重陽節,及各個鄉里餐 敘、廟會等等活動,都會看到金山分院同 仁融入當地,深入社區。 在金山分院任職後,每早固定搭乘 6:50 從總院開往金山的醫療服務小巴,
冬天出門時偶爾天還未亮,但已是路燈熄 燈時間,偌大的羅斯福路上因此瞬間變黑 夜,在錯覺錯愕中,繼續趕路,期望順利 坐上小巴。每當行經野柳,總是從昏睡中 張開眼,望向海岸線,看看海邊天氣與浪 濤的樣態。偶爾夜晚回程時,一片黑漆漆 的海上,或近或遠的船隻漁火點點,猜想 應該是捕小卷吧!而夏天雨後,空中偶爾 會勾畫出巨大的彩虹,無奈手機始終拍不 出海邊與彩虹的壯闊。 金山分院是一棟地上七層樓建築, 從地下室到七樓都會遇到熟識或認識但可 能叫不出名字的同事,在這之前,我從沒 有認識那麼多不同領域的醫事人員、各單 位行政人員、司機大哥、保全、清潔及維 康店員等等,照面時大家總習慣輕輕點個 頭,或親切的打個招呼。但疫情後,大家 層層防護裝備上身,包到難以辨識,一開 始都還能苦中作樂,實在不確定我到底在
31
跟誰打招呼。但疫情實在太久了,已習慣 大家穿隔離衣、戴口罩的面貌,恐怕慢慢 解封脫下口罩後,大家都需要適應,溫習 原來樣子。 金山分院營養師院內的工作內容無 異於其它醫院,包括:營養諮詢門診、慢 性病共同照護、病房訪視及照會等。不同 的地方在於,本院營養組編制只有營養師 一人,因此管灌營養品從請購到供應,包 辦了整個流程,包括:管灌病人營養評 估、營養品打包配膳、與護理人員對點確 認、庫房管理及請購等作業。特別感謝總 院營養室管灌營養品統一招標作業,節省 了我們許多時間及成本。院外服務工作內 容則包括長照及居家營養照護、社區健康 促進活動及講座等等。在跨團隊部分,醫 護、藥劑、營養、復健、心理、社工等各 種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員,彼此熟悉,可快 速提供支援,處理個案的問題與狀況。 在社區部分,許多長者仍有「老人 沒有在工作,不用吃太好」、「不會餓就
好」的執念,在多年耕耘社區營養教育推 廣後,部分社區民眾在講座一問一答時, 已能有相對應的回饋,慢慢的有營養均衡 及健康促進概念。社區主要使用的語言是 臺語,每當講解說明的臺語小小卡關時, 民眾的反應最為熱烈,馬上來場在地語言 教學。一場一場的講座下來,是對社區民 眾的教育推廣,也是對講師的自我學習成 長。 由於金山分院沒有廚房的設置,因 此病房及員工餐食一直是個難以解決的困 擾,雖然期間經過幾番努力,最終因餐食 缺乏彈性、選擇性、訂餐人數越來越少而 告吹。目前金山分院已取得第二醫療大樓 預定地,未來將設置員工宿舍、養護中 心、廚房及各單位的擴編,張志豪院長也 特別叮囑大家將眼光放遠,著手進行單位 內的調整及規劃,以因應未來業務。期待 未來,除了廚房設置後,解決病人及員工 的用餐問題之外,同時也提供北海岸地區 更多的醫療量能。
第二醫療大樓預定地雨後彩虹
北海岸雨後彩虹
第二醫療大樓預定地向日葵盛開
vol.209 . 2023 . 4 月 32
健康補給站
相關影片 請見左側 QR-Code
口腔術後 飲食原則
◆ 營養室營養師 許芝譯
a. 飯可以吃 6 × 0.5 碗= 3 碗/天。 b. 蛋白質可以吃 6 × 1 份= 6 份/天。
口腔疾病可能影響口腔的日常功 能,口腔手術後也可能對食物及液體的 攝取產生不利的影響。在口腔外科手術 的患者中,營養不良會增加術後併發症 及死亡率,因此,在治療過程中維持營 養狀態、適當的活動量,提升生活品 質,讓治療順利進行是重要的課題。 口腔手術的種類 1. 一般牙科 ● 根管治療、牙周治療、植牙、齒顎矯 正、牙齦腫痛、膿包等。 2. 口腔顎面外科 ● 口腔癌手術、正顎手術、顎骨骨折、 放射線性骨壞死、頭頸部感染、唾液 腺病變等。 口腔術後飲食原則 1. 以均衡飲食為基礎:六大類食物均衡 攝取,才能提供身體完整的營養所需。 2. 足夠熱量蛋白質攝取,增加高熱量高 蛋白的點心補充。 ( 1 ) 建議熱量評估,以體重每 10 公斤 為單位 a. 每天每十公斤體重可以吃 0.5 碗( 1 碗約 300ML 大小)飯。 b. 每天每十公斤體重可以吃 1.0 份( 1 份為 30 公克)的蛋白質食物;手 術後每天可額外增加 2 份蛋白質幫 助傷口癒合。 ( 2 ) 舉例:以 60 公斤的個案來看, 60 ÷ 10 = 6
50 公斤
60 公斤
70 公斤
建議量/體重
每天建議飯量 (碗)
2.5
3
3.5
每天建議蛋白 質量(份)
5 + 2
6 + 2
7 + 2
3. 避免辛辣、酸味、紅色、黏稠度高、 高溫之食物。 口腔手術後飲食進展 1. 飲食進展總表
飲食種類
說明
牙科術後流質飲 食/冷流
可嘗試常溫液體食物,如:果 汁、豆漿或市售營養品。
當嘴唇和臉頰消腫後,可逐漸增 加液體的濃稠度。
全流
半流/剁泥/剁碎 切碎的食物為主。
軟質
食物需稍咀嚼後即可吞食。
* 如果進食量跟平常相比約 50-75% , 持續 2 週以上或進食量與平常相比< 50% ,持續 1 週以上,則建議補充營 養品。 * 治療過程中若遇到食慾不佳,可採少 量多餐,增加進食的頻率。
33
健康補給站
2. 各階段飲食說明 ( 1 ) 牙科術後流質飲食/冷流
③ 30 公克的糖飴/粉飴,相當於 0.5 碗飯的熱量。 ④ 10 公克的蛋白粉(補體素 P80 / 益富匯等),相當於 30 公克的肉類。 a. 將固體食物經由果汁機或攪拌棒剁 碎、絞細等方式處理,調製成不需 或稍加咀嚼即可吞嚥之飲食,可長 期使用。 b. 不建議以純雞湯、魚湯、米湯等湯 品類替代,因其熱量密度低,長時 間使用容易有營養不良的風險。 ( 4 ) 軟質飲食:給予質地較軟,容易咀 嚼消化且不含粗糙纖維的食物。 ① 選擇質地軟嫩的食物。 ② 將塊狀食物切細或剁碎。 ③ 利用敲打、去除筋膜等方式破壞肉 品筋膜。 口腔術後飲食進展期程依照個案口 腔傷口癒合情形及咀嚼能力恢復情形調 整,飲食進展會由含水性高的流質飲食 逐漸進展到剁碎、軟質飲食,恢復的過 程中足夠熱量蛋白質攝取能幫助傷口癒 合,透過飲食份量的了解、食物質地的 調整,讓我們能順利完成疾病的治療。 ( 3 ) 半流/剁泥/剁碎飲食
a. 牙流/冷流是一種無刺激性飲食, 可透過吸管或封牙後所留縫隙進食 的食物質地。 b. 飲食設計多以市售營養品配方為 主,因其質地一致且內含較豐富的 營養素。 ( 2 ) 全流質 a. 全流飲食將一般食物煮熟後加水攪 打成液體狀,沒有再過濾,直接由 口進食,含少量纖維質,且營養均 衡,可長期使用。 b. 全流飲食含水量高,熱量密度較 低,需搭配點心,或用製備及食物 選擇技巧增加營養密度。 c. 增加全流飲食熱量密度與蛋白質的 方法 ① 將食材加油炒香後,再放入果汁機 中加水攪打,或將食材煮熟,放入 果汁機攪打,最後再淋上油脂。 ② 全榖雜糧類食材攪打完,液體的黏 稠度會增加,可善用營養品如糖 飴、粉飴替代部分主食,降低食物 的黏稠度,卻可維持熱量密度。
vol.209 . 2023 . 4 月 34
2023 4 月號 ◎ 209 台大醫網
台
大
一九二 ○ 年代落成至今,新舊揉合、瑰姿綽約,為城市 風貌添綴文化氣息,其見證時代更迭、醫療飛進,百年 風采長存不息。 ──臺北市定古蹟 臺大醫院西址大樓
醫
網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Hospital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用愛臺重大啟醫病院童完生成命高之難光度記活者體會肺葉移植
台大醫網連結
‧兒童醫療大樓:台北市中山南路8號 ‧住院急診服務(東址):台北市中山南路7號 ‧門診住院服務(西址):台北市常德街1號 網址:https://www.ntuh.gov.tw(衛教天地) 中華郵政台北雜字第95號執照登記為雜誌交寄
GPN:2008900602
Made with FlippingBook - Online catalogs